(本文为个人聊天记录整理。不严谨,多跳跃,一看即可。)

和大家聊聊传统文化。

一般地,我们可以将学校里的知识体系或研究方向划分为两种类型,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简单来说,就是前者关注的因果关系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后者则是研究群体或个体在给定条件下的因果律,人的参与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自然科学例如数理化,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长期以来,两者之间差异分明。由于在自然科学方面的领先,西方在近代发展领先于东方,并在双方历史上第一次大碰撞中获得优势。因此,现代的教育体系,是以西方自然科学的假设推导为主体的模式。

当研究进入20世纪,尤其是进入现代前沿的例如微观或随机领域之后,这种所谓的严格客观规律的美学性便受到了挑战。例如,数学中的微分方程没有通用解法,对于界大多数的问题只能采用竖直的方法进行逼近模拟,渐渐出现了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分叉,甚至统计学至今仍被一些人认为是伪科学。(基于大量数据的分析,与算命没有本质区别…)量子物理中宏观景点的牛顿力学体系也不再适用,出现了波粒二象性,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到后来又死又活的薛定谔的猫,更是讽刺实验结果并不取决于实验本身,而是观察者效应。在诸如此类的情况比比皆是之下,西方现代理论自然科学界发现,人的主观因素对于一些情况甚至是决定性的。至此,主观因素成了自然科学界自一开始努力摒弃,到现在又不得不妥协的一个问题。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东方的世界观,在西方最被接受的地方,或者说大本营,往往是那些世界顶级的高等理工科学府。

作为东方世界观的主要代表,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并非虚无缥缈,而是切实可行,可以实证的。东方传统文化的最后,还是要合乎道,而西方文化最后的是哲学观。不可否认,两者有很大的相似,但区别在于,前者是斜上45度的上帝视角,而后者还是芸芸众生的凡人视角。无论是国学、武学,还是中医学,最上层的思想都是合道,殊途同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跳出来明白这一切的缘由。

传统武学透析出的文化理念,即武文化,是建立在体悟与心悟两个方向之上,不易走偏,恰恰是最方便的大道之一。以武入道,不在于外在的动作潇洒美观,也不是内在无意义的死寂完空,更与宗教有本质区别。它是一种生活智慧,是如何了解自己,摆脱桎梏,开始感受周围,进而享受生活的方法。

《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One thought on “聊天记录——传统武文化的自辩”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xplore More

带你进入真正的传统武文化——神蒜第二系列开始连载啦~~~

让大家久等了!!!暌违两周,我们也在不停赶制。之前说过,有些计划不及变化,我们也在做调整。再加上阿油今天回国,为期一个月。因此有一些额外的工作需要处理,所以之前承诺的第二个系列直到今天才和大家见面。 俗话说,止戈为武。但字面下的意思,却一直未被真正解析。大众的理解,不是潇洒飘逸、高新难美,就是阴阳八卦、故纸堆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对于“武”的既定看法,另一方面则是未窥堂奥者实难深入,形成了目前一些流于表面的理解和难以为继的话题。 其实武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武学,与国学类似,是可以真正用之去理解中华文化的本质的。也就是说,武可以入道。它的外在浅层表现为武技,而内在的最终是一种合于道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方法。在每一个层次,都有明确的对应与定义,是以体悟为本的修习方法。 我们“神蒜文话”所在做的,就是将武学这门传统文化拨开迷雾,一层层清晰地分析给大家。这一系列,我们想和大家谈一谈武文化中的基础。 另外,武文化,绝非武侠文化。前者是一种思辨方式,有清晰独立的理论体系,有归纳总结的技术核心,也有可反复实证的自我辨识。后者则是一种以个体形式出现的人文现象,游离于社会形态之外。两者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发布神蒜文话的《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目前定为九讲七篇。所谓基础,是指不需要体悟,即练武,也能明白的一些话题。第一讲以大家耳熟能详的丹田为主题,与各位聊一下丹田在传统武术中的作用和意义。希望大家能给我们多多留言和关注,谢谢!! 《传统武文化基础》第一期——浅析丹田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 《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健康生活,从腿开始——《柔韧性练习》系列第一期

近期我们收到很多朋友的问询,尤其是看了第三个系列《拳术基础》后,不少人都对腿法练习很感兴趣,但对于如何增强自己身体的柔韧性却不了解。对此,我们再次对发布计划进行了调整,单独做一个《柔韧性》的系列,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 《柔韧性练习》第一期——腿部柔韧性(站立)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 – 1 – 首先还是要称赞一下愿意尝试的朋友,你们都是健康生活的真爱粉。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拉筋压腿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怎么说呢?我们的看法是,对也不对。如果你只是被动地去练习,而且只是一味蛮拉硬掰,那绝对生不如死。但如果你是主动地去增强自己这方面的身体素质,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其实也没多大痛苦。因此,锻炼柔韧性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明白如此做的必要性,以及是否掌握正确的练习方式。这就是我们要帮大家解决的两个问题。 – 2 – 通常我们的上半身比下半身更灵活,而下半身比上半身更有力。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也就是下半身、或者说腿部的柔韧性,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很容易缺乏锻炼的。因此,我们柔韧性练习的内容,就从腿部开始。 练习柔韧性,第一步是要让身体热起来,我们称之为“暖身”。其关键是,需要让之后所要抻拉抽缩的关节或部位得到充分的舒展和活动。这里我们强烈建议大家采用柔和放松的暖身方式,而不是紧张剧烈快速搞定。 首先,我们可以按上一系列中介绍的各种直摆型腿法进行低强度的练习。(《拳术基础》中“正踢与侧踢”、“里合与外摆”两期) 然后,当我们的髋关节和腰胯韧带得到了充分的活动和预热之后,建议采用如下“左——右”和“前——后”的摆腿方式: 左——右 前——后 这个方法可多练,始终以放松腰胯为要点,在此基础上以腿部摆动来带动髋部练习。 – 3 – 暖身放松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压腿”练习。压腿,传统武术中也称为“耗腿”。顾名思义,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本质上,压腿的目的是为了在姿势定型后,松开身体各类不必要的紧张,包括因为支撑或平衡而带来的各部肌肉和韧带的负荷。通过长时间的固定姿势练习,让身体慢慢适应这类消耗,开始学会放松,才能真正起到柔韧性的增强锻炼。 下面是最常见的正压腿与侧压腿: – 4 – 除了视频中提到的一些要点和注意事项,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问题,就是压腿动作的规范性。 正侧压腿的区别,并非体现在腿部本身,而是腰胯的方向。正压腿,需要正对前方,而侧压腿,则是朝向左右。但是,这种方法如果练习不当,很容易造成韧带拉伤或腰背肌肉劳损。因此,除非你有武术或舞蹈等基础,我们建议大家采用适合自己的角度,循序渐进,不可心急。 – 5 –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我们师父的说法:功夫不是一天练得的,病痛也不是一天形成的。为了享受美好人生,练一分得一份。从现在开始吧。

传统武术究竟能不能用——传武套路和实战的关系

纽约疫情反复,也给了我们静下心来思考的机会。原本这个系列应该更早一点,但机缘不巧,延宕至今。 《传武与实战》第一期——传武套路与实战的关系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视频: 1˚ 今天开始的新系列,我们称为《传武与实战》,属于神蒜夜话的内容。这里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分类: 国外Youtube视频: 神蒜白话——运动锻炼介绍,以室外为主。 神蒜夜话——理论方法阐述,以室内为主。 神蒜听话——讲一些具体的细节,或者江湖野史,时间稍长,以喜马拉雅频道。 神蒜禅话——禅学的启蒙,目前只在海外发行。 2˚ 套路的意义,各家各派的理念有较大不同,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从行为方式上讲,套路的创编本就是传统传承的一种方式。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目的也是在于形成运动定型和变化举例,因此是有技术价值的。 传统武术的产生到创立,是一点一滴反复洗炼而成的。在很多门派中,套路是这个过程,乃至门派本身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抛开实战性,它往往就是载体本身,因此是有传承价值的。 3˚ 当然,套路与实战中间,还隔着不少距离。实战是一种技术,套路也是一种技术。技术,都是需要花时间练的。实战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着不同的解释,而套路却是独立于这个变迁的。能将两种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方式。一味地否定,或者一味地盲从,都是武学大忌。 还是这句话,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传武与实战》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