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公众号有不少老师朋友转发,谢谢大家捧场。其实那篇充其量只能算是民科,不必深究。工作之余,也没有太多精力,每天得闲几句,慢慢道来。
文章链接:聊天记录——传统武文化的自辩
对于如何开展武文化的问题,其实我们一直比较矛盾。传统文化的理念,不论正确与否,每个华人多少都有些耳濡目染。讲得浅了,没有营养,浪费公众热情,自己说起来也没什么激情。讲得深了,没有一定的接触了解,就会晦涩难懂,让读者云里雾里,感觉我们有卖弄之嫌。传统武文化也是一样,需要体悟旁证,好在手脑并用,不是单纯烧脑。这就是我们认为武道是一条方便的途径,不太容易走偏。
虽说我们讲的是以武术为根本的文化体系,但一直在建议大家多看书,多学习。与人交流,话题可以随意,所谓“功夫在身外”。习武之人,身上往往有股韧劲,不服输。须知自信自尊与自负自傲只一纸之隔。大开眼界,丰富自己,对武学的提高也会有帮助。执着己身,一无是处;离开己身,无处可求。至理名言。
一门学问掌握到了一定程度,人们会出于对他的珍惜和敬畏,前行的步伐会变得一步一躬省。为人处世,开始欣赏四平八稳。这种经验,普世称为中庸,方法论称辩证,武学上我将其称为“矛盾”。(武学上的矛盾,与我们常用的意思不同,更多是取其本意。矛盾攻守,指在势均力敌动静未分之时的牵制与蓄势。)动作姿势上有矛盾,心中所想也有矛盾;各部位互相之间有矛盾,自身内部也有矛盾;内在于外形有矛盾,动静转换皆有矛盾。
其实打个架、健个身,三下五除二,哪有那么多讲究?但是武学,就得这么麻烦。
《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