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传统武文化》第二期发布啦~~~

这一阶段,我们尽量每周发布一次新的视频。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希望可以关注我们、加我们微信或群聊。在每篇公众号文章的最后,我们都会贴出联系方式,谢谢。

对于上次丹田的简单论述,还是有不少朋友说太学术了一点。那我们这次就再简单一些,这两期的话题,是传统武术中的数字。本期讲解从零到五,下期是从六到十,向大家略微介绍一下这些数字在传统武术中对应的一些常识。

《传统武文化》第二期——从零到十的变化(上)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

这里需要和大家解释一下。可能有不少概念我们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会比较熟悉,但是传武中的意思,与其他还是有区别的。武术讲究临场反应,实际情况瞬息万变。对于一些要求,不是散诸于无形,而是精简到极致。从这个角度,即使是某些较为相似的概念,与道家衍生的术数,中医讲究的佐辅,也还是会有理解层面和应用方向上的不同,不应一概而论。当然,它们都是借用《易经》中的一些概念来作为理论依据,因此出现旁证也不足为奇。

这次设计的内容还是相当基础的,一些概念仍然停留在抽象层面。而武文化中数字蕴含的意义,也并不局限于此。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们会结合一些具体情况,再向大家作介绍。
谢谢捧场~~

《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xplore More

现今的传统武术究竟缺了些什么?

对于传统武术,目前有一个几乎是代名词的成语,叫做“博大精深”。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几百年的传承中,发展和衍变出了太多系统和门类,繁复冗长,很难梳理。而且,这也代表了社会对于武术的不了解和迷思,雾里看花,玄之又玄。 当然,博大精深,在一些人眼里,也是一种讽刺或自嘲。 《传武与实战》第五期——传统武术的缺失 国内优酷视频: 1˚ 但凡一种事物有了历史,就多了一份宝贵财富。可以玩味的东西多了,人们的谈资也丰富些。同时,负担也会多一些。这种负担,主要就是所说的规矩,也就是“传统”。 大多数“传统”都是好的。就传统武术而言,里面的规矩道道几乎数不胜数,目的都是为了让弟子学生懂得明白一些道理或技巧。同一个道理,要让不同的人理解,可能需要不同的规矩。就像生病发炎了,说是对症下药,还是先试着每种消炎药来上一个疗程吧。全都试过了?没关系,新药在研发的路上正向我们赶来。 2˚ 虽然大多数的规矩和方式都是有帮助的,是正确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交流方式的变化,知识的获取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相应地,知识的传授方式也就需要变化更新。这时,传统的一些规矩做法,就自动成了默默反对的声音,站到了对立面。很多人此时的取舍,决定了他的境界,甚至成败。 这绝不是说,为了发展,可以不顾一切传统。关键在于人们是否明白了具体的规矩创立的原因。学习有个先后,理解也有不同方式。至少在传武上,结果一般比过程重要。所以即使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必须的,有效的方法总是受欢迎的。 也就是说,用现代的规矩代替传统的规矩,或许有意想不到效果。或者说,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方式来代替古代的方式,才是传承者该做的当下。 “你就是个古人!” 别误会,我们在赞美你哟! 《传武与实战》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健康生活,从腿开始——《柔韧性练习》系列第一期

近期我们收到很多朋友的问询,尤其是看了第三个系列《拳术基础》后,不少人都对腿法练习很感兴趣,但对于如何增强自己身体的柔韧性却不了解。对此,我们再次对发布计划进行了调整,单独做一个《柔韧性》的系列,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 《柔韧性练习》第一期——腿部柔韧性(站立)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 – 1 – 首先还是要称赞一下愿意尝试的朋友,你们都是健康生活的真爱粉。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拉筋压腿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怎么说呢?我们的看法是,对也不对。如果你只是被动地去练习,而且只是一味蛮拉硬掰,那绝对生不如死。但如果你是主动地去增强自己这方面的身体素质,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其实也没多大痛苦。因此,锻炼柔韧性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明白如此做的必要性,以及是否掌握正确的练习方式。这就是我们要帮大家解决的两个问题。 – 2 – 通常我们的上半身比下半身更灵活,而下半身比上半身更有力。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也就是下半身、或者说腿部的柔韧性,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很容易缺乏锻炼的。因此,我们柔韧性练习的内容,就从腿部开始。 练习柔韧性,第一步是要让身体热起来,我们称之为“暖身”。其关键是,需要让之后所要抻拉抽缩的关节或部位得到充分的舒展和活动。这里我们强烈建议大家采用柔和放松的暖身方式,而不是紧张剧烈快速搞定。 首先,我们可以按上一系列中介绍的各种直摆型腿法进行低强度的练习。(《拳术基础》中“正踢与侧踢”、“里合与外摆”两期) 然后,当我们的髋关节和腰胯韧带得到了充分的活动和预热之后,建议采用如下“左——右”和“前——后”的摆腿方式: 左——右 前——后 这个方法可多练,始终以放松腰胯为要点,在此基础上以腿部摆动来带动髋部练习。 – 3 – 暖身放松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压腿”练习。压腿,传统武术中也称为“耗腿”。顾名思义,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本质上,压腿的目的是为了在姿势定型后,松开身体各类不必要的紧张,包括因为支撑或平衡而带来的各部肌肉和韧带的负荷。通过长时间的固定姿势练习,让身体慢慢适应这类消耗,开始学会放松,才能真正起到柔韧性的增强锻炼。 下面是最常见的正压腿与侧压腿: – 4 – 除了视频中提到的一些要点和注意事项,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问题,就是压腿动作的规范性。 正侧压腿的区别,并非体现在腿部本身,而是腰胯的方向。正压腿,需要正对前方,而侧压腿,则是朝向左右。但是,这种方法如果练习不当,很容易造成韧带拉伤或腰背肌肉劳损。因此,除非你有武术或舞蹈等基础,我们建议大家采用适合自己的角度,循序渐进,不可心急。 – 5 –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我们师父的说法:功夫不是一天练得的,病痛也不是一天形成的。为了享受美好人生,练一分得一份。从现在开始吧。

带你进入真正的传统武文化——神蒜第二系列开始连载啦~~~

让大家久等了!!!暌违两周,我们也在不停赶制。之前说过,有些计划不及变化,我们也在做调整。再加上阿油今天回国,为期一个月。因此有一些额外的工作需要处理,所以之前承诺的第二个系列直到今天才和大家见面。 俗话说,止戈为武。但字面下的意思,却一直未被真正解析。大众的理解,不是潇洒飘逸、高新难美,就是阴阳八卦、故纸堆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对于“武”的既定看法,另一方面则是未窥堂奥者实难深入,形成了目前一些流于表面的理解和难以为继的话题。 其实武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武学,与国学类似,是可以真正用之去理解中华文化的本质的。也就是说,武可以入道。它的外在浅层表现为武技,而内在的最终是一种合于道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方法。在每一个层次,都有明确的对应与定义,是以体悟为本的修习方法。 我们“神蒜文话”所在做的,就是将武学这门传统文化拨开迷雾,一层层清晰地分析给大家。这一系列,我们想和大家谈一谈武文化中的基础。 另外,武文化,绝非武侠文化。前者是一种思辨方式,有清晰独立的理论体系,有归纳总结的技术核心,也有可反复实证的自我辨识。后者则是一种以个体形式出现的人文现象,游离于社会形态之外。两者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发布神蒜文话的《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目前定为九讲七篇。所谓基础,是指不需要体悟,即练武,也能明白的一些话题。第一讲以大家耳熟能详的丹田为主题,与各位聊一下丹田在传统武术中的作用和意义。希望大家能给我们多多留言和关注,谢谢!! 《传统武文化基础》第一期——浅析丹田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 《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