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学中数字的话题,视频中因为时间的关系,只是将一些基本概念做了一个铺垫。今天有心情,和大家吹个700字的。

不说零,先说一。因为不明白一,也就说不清零。一,其实说的是某些特定的状态,是我们反复琢磨的一个循环中所能达到的极限在体认和实证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从一种极限出发,尝试另一种方向上的极限;有时候需要找一个中间的灰色平衡。这种情况,往往是当我们一条路走到尽头才会出现,是需要自我反省、自我突破的转折点。伴随而来的自我否定和调整的阶段会很痛苦,但也能也会很过瘾哦~~

如果说,一是极致的静态状态,那么二就是极致的动态状态。武术讲动,但武道却立足于静。所谓静为躁君。一个划着黑白两色的陀螺,尽管在转动时我们看到的颜色是灰色,但与真正纯灰色的陀螺相比,两者并不时一个层次的东西。相较而言,不自然、不光滑、有瑕疵,怎么都不够,总是缺了点。

我想静静,动动是谁?

自三开始,之后的数字是具象的。三的作用是理解万物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也就是推衍规律。具象在武学中,就是身体各部位和关节的运动本质,并用以理解它们之间劲力气血传输的根本规律。这对于养生健身尤为重要,因为运动伤害的关键并不在于速度快慢,而是运动方式的正确与否。一个错误的方式,就算再慢,重复练习之后肯定也会造成问题。因此,理解身体各部位协调工作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说到这里,假如我们用数学中集合的概念去类比的话,一是集合中的空集和全集,二定义了元法则(所谓元法则,就是定义法则的法则),三提炼出集合中除一之外所有其他元素,都符合的潜在的正则表达式。(The regular expression implicitly satisfied by all elements except the extreames.)

一二三,构成了集合本身——零。

所以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下牛逼大发了吧?哈哈哈…

别多想,我瞎掰的。大家跪安吧。

对吧?

《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xplore More

继续我们的数字之路——武学中的四和五

上次写了一二三,希望大家还没晕,今天就继续我们的掰手指头数数字。 先说一点,我们在基础系列讲的是大方向,因此在解释三和四的时候,注重的是最主要的,对于细节不在意。比如说,形意拳种的三尖照、四梢齐,与三才四象比较,讲的是意念。虽然也重要,但只能算锦上添花,并不是正途与歧路的区别。所以在介绍中,我们不涉及这些东西,不够高大上嘛~~ (所谓三尖照,即鼻尖、指尖、脚尖,行拳时要上下一线。四梢齐,指的是发为血梢、甲为筋梢、牙为骨梢,舌为肉梢。动作发劲要力透四梢,就可劲发丹田。这些要求有一些具体练法,目的是形成上下一体,从而求得整劲。还是这句话,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上回说到三,这次从四开始。四的具象,最重要的是四象。四象者,在武术中就是方位上的前后左右。这个东西很有意思,还记得之前我们说过的“执着己身一无是处,离开己身无处可求”吗?我们的己身是在坐标系的中点呢?还是在四个方位点上呢? 四象向下细化衍生了八卦。但还有一个人们不注意的地方,就是它与七星的关系。四象永远是正的,而七星永远是斜的。四象练的是步法,七星练的身法和打法。一个是战略,一个是战术。这两个需要智慧和练习,光靠学是很难的哦。 五主要就是指五行了。金水木火土,相生相克,大家都熟悉,这里就不多说了。武术上主要对应的是一些拳理(包括器械)中生克原理的基本思想。比如高不压、低不架、提按相随等,以及相应的手法变化。 高不压:对方对我上盘劈击,我不应使用下压的技巧 低不架:对方对我下盘挑击,我不应使用上架的技巧 提按相随:用提撩进攻,可跟按压;用按压进攻,可跟提撩 就这样吧,so much for today. 拜拜~~ 《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聊天记录——传统武文化的自辩

(本文为个人聊天记录整理。不严谨,多跳跃,一看即可。) 和大家聊聊传统文化。 一般地,我们可以将学校里的知识体系或研究方向划分为两种类型,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简单来说,就是前者关注的因果关系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后者则是研究群体或个体在给定条件下的因果律,人的参与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自然科学例如数理化,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长期以来,两者之间差异分明。由于在自然科学方面的领先,西方在近代发展领先于东方,并在双方历史上第一次大碰撞中获得优势。因此,现代的教育体系,是以西方自然科学的假设推导为主体的模式。 当研究进入20世纪,尤其是进入现代前沿的例如微观或随机领域之后,这种所谓的严格客观规律的美学性便受到了挑战。例如,数学中的微分方程没有通用解法,对于界大多数的问题只能采用竖直的方法进行逼近模拟,渐渐出现了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分叉,甚至统计学至今仍被一些人认为是伪科学。(基于大量数据的分析,与算命没有本质区别…)量子物理中宏观景点的牛顿力学体系也不再适用,出现了波粒二象性,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到后来又死又活的薛定谔的猫,更是讽刺实验结果并不取决于实验本身,而是观察者效应。在诸如此类的情况比比皆是之下,西方现代理论自然科学界发现,人的主观因素对于一些情况甚至是决定性的。至此,主观因素成了自然科学界自一开始努力摒弃,到现在又不得不妥协的一个问题。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东方的世界观,在西方最被接受的地方,或者说大本营,往往是那些世界顶级的高等理工科学府。 作为东方世界观的主要代表,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并非虚无缥缈,而是切实可行,可以实证的。东方传统文化的最后,还是要合乎道,而西方文化最后的是哲学观。不可否认,两者有很大的相似,但区别在于,前者是斜上45度的上帝视角,而后者还是芸芸众生的凡人视角。无论是国学、武学,还是中医学,最上层的思想都是合道,殊途同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跳出来明白这一切的缘由。 传统武学透析出的文化理念,即武文化,是建立在体悟与心悟两个方向之上,不易走偏,恰恰是最方便的大道之一。以武入道,不在于外在的动作潇洒美观,也不是内在无意义的死寂完空,更与宗教有本质区别。它是一种生活智慧,是如何了解自己,摆脱桎梏,开始感受周围,进而享受生活的方法。 《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武学中的数字(下)——《传统武文化》第三期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我们的《传统武文化》系列今天发布第三期啦~~~ 《传统武文化》第三期——从零到十的变化(下) 国内优酷视频地址: 国外YouTube地址: 这次还是继续上一期的话题,和大家聊一下数字从六到十在传统武术中的主要概念,以及做一些简单举例。结合上次的内容,我们可以大体勾勒出传统武学的其中一种原始理论框架。这种框架并非独属于某家某派,而是长期以来武术前辈们不约而同形成的一个核心向的技术思想体系。他们力图用直白的罗列、朴素的语言和精简的方式,让自己的东西更加丰满立体,更容易被后学掌握理解。但同时他们又很保守,为了避免精华落入非人之手,往往会在描述上可以模糊。只有真正的身体力行的传承者,才能破开模棱两可的层层迷雾,正切解读其中的含义。 除了一些比较常见约定俗成的说法,我们认为,数字概念在武文化中的解释应有其独立性和适用性。因此,介绍最主要的观点,但又不局限于此,是我们贯穿始终的方式。理解主次的同时,了解一些其他方面和细节,也有助于拓宽认识。通过比较和总结,才能做到较全面的触类旁通。 虽然我们是从零开始往十讲解,但武学的修习却是反过来的。这是一个漫长认识和体会地过程,不过别有一番风味哦~~ 《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