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文化基础》第四期——阴阳之辨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

多多点赞,多多留言哦

这年头,基本上是个地球人,就知道太极图是东方文化的代表。阴阳的概念,实在是太普及了。这不,有些国家还把它画在了国旗上。人家可能是觉得颜色单调,还给两条鱼上了色,却把鱼眼给扔了。乍一看,有点像广式早茶桌子上的双拼酱碟。

(双拼酱一般为花生酱配辣酱或番茄酱)

关于武术中的阴阳,那可是老生常谈了。练武的,要是没听过阴阳,出门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拳脚一进一出,那就是阴阳。嘿嘿,怎么样?就是这么任性。

其实这点玩意,真不用扯什么“阴阳两仪”。只要找个对立的词,甚至更直观。比如说什么进出啦、正反啦、好坏啦、上下啦等等。那为什么要用“阴阳”这么有水准的说法呢?难道是套马的汉子套文青吗?

服了……

免责声明:”套马杆”白酒为赤峰套马杆酒业有限公司注册商标

别说,还真可能是。男子风流,女子好球。高大上,是自古以来男青年们所渴望的。大家要是身边有朋友是武术爱好者,你可以折节咨询一下。憋半天,要能迸出个“阴阳转换”来,就已经算得有思想有内涵了。剩下的嘛,你懂的…

算了,本精不卖关子了。现在就揭晓,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以前那些武人采纳了“阴阳”二字呢?其实主要还是为了装逼…(读者:你还来~~)真正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表达下面两个原因:

第一点,还就是“阴阳转换”。但是先别忙,此非彼也。阴阳鱼的图像,静有静的意境,但是真正的精华在于转起来。(话说古代没有动画片这个东西…)转起来的阴阳鱼,那才真正的活了过来,眼睛就有了神。

阴阳转换,狭义地说,就是动的本质。你自己单练,就是一个人的动作变化。多人实战,就是一群人的整体变化。

鱼眼那两个小圈才是精华。我们可以粗浅地认为是阴中阳和阳中阴,真阴真阳静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不是又觉得玄了?没关系,想象一下棉里裹铁的感觉。给来上一下,叫都叫不出噢。

(我的眼里只有你,只有你让我无法忘记)

因此大家想象一下,阴阳双鱼转起来的时候,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风骚…所以说,我们东北角的傻邻居,给你抄都抄不对,唉…

第二点,是因为“阴阳对立”。任何个体,相对于其他个体,会有一个自身定位。个体本身内部,也有彼此关照对立的情况。阴阳对立这个概念,并不会因为整体或个体是静止还是运动而消失,最多只会在不同对立系统中转换。因此,明阴阳,才能辨虚实哦。

所以说,阴阳两仪,贵在对立,动之极也。

《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