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和大家分享的是习武之人很少听说过的一个话题“呼吸与气口”。(就这个话题而言,真正了解其中奥秘的人可以说非常少。世上大概也就不到30人吧…本来呢,当初写视频中介绍的那些内容的时候,本精是准备留给自己入室弟子的,现在就便宜我们的关注者了。)

我们先来说一下呼吸。

传统武文化基础第六期——呼吸与气口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

呼吸,在各项运动中都很有讲究。最常见的跑步,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长跑,对于呼吸就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和标准。本精曾有一个50岁左右的美国白人同事,几乎一周跑一次半马(半程马拉松,21公里)。他说,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出符合自己的呼吸和步伐的节奏。如果你平时去健身房运动,遇到练长跑的人,不妨在一边跟着他/她的步伐和呼吸一起跑,你可能会觉得轻松得多,而他/她可能会觉得你很讨厌… ….

马拉松运动的起源——公元前490年的古希腊时代的马拉松战役。雅典士兵菲迪皮德斯由马拉松平原跑回雅典报捷,活活跑死。

那么对于传统武术,呼吸又有什么奥密呢?正确的传统武术练法,无论哪家哪派,都应符合一个原理,叫做慢拉架子快打拳。这是什么意思呢?所谓慢拉架子,就是说动作运转衔接的过程要放松,要体会身体各部位的配合。快打拳,就是指攻击时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如破竹的速度,一触即发。而呼吸,就在这一慢一快之间进行转换。要是一套拳,每个动作都要快,快快快,那就不符合阴阳。或者,你没练对,因为没找到隐含的阴阳来。这是要伤身的。

(其实“慢拉架子快打拳”后面还有一句,但和我们这里说的没多大关系,有机会再说。)

既然动作需要呼吸配合才能有效,才能提高。那么反推之,破坏对方动作就能加强伤害。更进一步,让对方跟着你的计划来呼吸,就能任你予取予求。听起来是不是很爽?但是做起来会不会很难呢?很不负责任地告诉你,不难!

想知道吗?请先确定自己已经关注了我们“神蒜文话”的公众号。确定之后,请找张椅子坐好并扶稳把手,因为真相是很可怕的!

心理学中有一种治疗手法,叫做催眠(Mesmerism / Hypnotism)。常见的是拿一块古老的挂表或者吊坠,一定要是金链子或是银链子,物件外表要有镂空带神秘图案的那种,否则没有效果。(别跟我说拿根布条栓个土块?那样看多了不会晕只会吐。我们不是做物理的单摆等时性实验!)然后开始在被催者眼前等高的位置做单摆运动,让对方眼睛跟着吊坠走。哦,对了,千万记得自己别看~~

现代人体魔术中仍能看到西方早期催眠那种神秘莫测的痕迹

据说,在反复了千百次的眼珠运动后,被催者会进入一种潜意识的世界。(现实中我没见过,你们要是召唤失败别找我。什么祝由术、导引术、自我暗示、亲和力、恍惚解离等等,我什么也不懂的~)我们要分析的是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因为这个和武术中调动对方呼吸的原理很相似。

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本精认为,是因为大脑受暗示的瞬时性。催眠是利用反复一个现象,让大脑进入放松的状态。而武术中的方法是利用下一个攻击的突然性和意外性,打一个反应差。这在拳理中叫做慢打迟

具体的做法,就是进行有意识且有设计的组合连续进攻。这种技巧在大多数格斗术我们都能发现,例如拳脚组合,左右变换进攻等等。在传统武术中,这样的组合就是我们常说的手法。一出手就是一揽子计划,不管对方客户怎么变,都有应对之策,直到将对方拿下。一般的情况,可以利用手法的熟练度形成的速度,造成快打慢的情况,留给对方一定的节奏,主动诱使对方往一个方向走,然后关门打狗。

(虽然我一直在避免举武术动作的例子,但有时这也确实是我能想到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

举个例子,传统套路五花炮中有个手法,叫做“出手打眉梁,入手打中堂”:

  1. 先用左平摆拳,击打对方左眉骨太阳穴;
  2. 若对方架挡,则左手下压,右拳攻击对方鼻梁;
  3. 若对方再挡,则左手从右手下穿出封採对方手臂,同时右拳下翻击打对方心窝口。

战术来说,就是前两下攻击上部,使对方集中注意力于自己头脸,最后重击中部软肋。类似的手法绝非少见,而是传统武术中这样的算计和套路太多了,以至于大家都忽视了这些真正有用的东西。

怎么样,要调动对方是不是一点也不神秘了?但是要能在实战中用出来,还是需要经验和累计的。

至于“气口”,且听我们下回分解。

《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xplore More

健康生活,从腿开始——《柔韧性练习》系列第一期

近期我们收到很多朋友的问询,尤其是看了第三个系列《拳术基础》后,不少人都对腿法练习很感兴趣,但对于如何增强自己身体的柔韧性却不了解。对此,我们再次对发布计划进行了调整,单独做一个《柔韧性》的系列,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 《柔韧性练习》第一期——腿部柔韧性(站立)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 – 1 – 首先还是要称赞一下愿意尝试的朋友,你们都是健康生活的真爱粉。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拉筋压腿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怎么说呢?我们的看法是,对也不对。如果你只是被动地去练习,而且只是一味蛮拉硬掰,那绝对生不如死。但如果你是主动地去增强自己这方面的身体素质,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其实也没多大痛苦。因此,锻炼柔韧性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明白如此做的必要性,以及是否掌握正确的练习方式。这就是我们要帮大家解决的两个问题。 – 2 – 通常我们的上半身比下半身更灵活,而下半身比上半身更有力。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也就是下半身、或者说腿部的柔韧性,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很容易缺乏锻炼的。因此,我们柔韧性练习的内容,就从腿部开始。 练习柔韧性,第一步是要让身体热起来,我们称之为“暖身”。其关键是,需要让之后所要抻拉抽缩的关节或部位得到充分的舒展和活动。这里我们强烈建议大家采用柔和放松的暖身方式,而不是紧张剧烈快速搞定。 首先,我们可以按上一系列中介绍的各种直摆型腿法进行低强度的练习。(《拳术基础》中“正踢与侧踢”、“里合与外摆”两期) 然后,当我们的髋关节和腰胯韧带得到了充分的活动和预热之后,建议采用如下“左——右”和“前——后”的摆腿方式: 左——右 前——后 这个方法可多练,始终以放松腰胯为要点,在此基础上以腿部摆动来带动髋部练习。 – 3 – 暖身放松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压腿”练习。压腿,传统武术中也称为“耗腿”。顾名思义,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本质上,压腿的目的是为了在姿势定型后,松开身体各类不必要的紧张,包括因为支撑或平衡而带来的各部肌肉和韧带的负荷。通过长时间的固定姿势练习,让身体慢慢适应这类消耗,开始学会放松,才能真正起到柔韧性的增强锻炼。 下面是最常见的正压腿与侧压腿: – 4 – 除了视频中提到的一些要点和注意事项,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问题,就是压腿动作的规范性。 正侧压腿的区别,并非体现在腿部本身,而是腰胯的方向。正压腿,需要正对前方,而侧压腿,则是朝向左右。但是,这种方法如果练习不当,很容易造成韧带拉伤或腰背肌肉劳损。因此,除非你有武术或舞蹈等基础,我们建议大家采用适合自己的角度,循序渐进,不可心急。 – 5 –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我们师父的说法:功夫不是一天练得的,病痛也不是一天形成的。为了享受美好人生,练一分得一份。从现在开始吧。

人生全靠套路,但究竟该怎么练?

这几天有好几个群都被刷屏,话题自然是关于微信将被美国禁止的消息。对此,我们目前能做的,除了无奈,可能更多的是观望,加上一些未雨绸缪。就“神蒜文话”来说,不仅是否能继续使用微信的问题,接踵而来的还有包括公众号是否能发布和使用等一系列情况。 一些群里的朋友也许已经看到,我们正在寻找备份的可能和方式,等确定后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 这个世界正因为有太多的不同,所以交流才显得更重要。 神蒜精 言归正传,不知道大家对我们的新系列《传武和实战》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群。(见文章底部) 《传武与实战》第二期——如何练好套路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视频: 这世界满满地全是套路 我们认为,具有历史的传武套路,每一套都应该有属于它的独特风格和意义。传武中的每个练习方式,往往目的性和针对性都很强。即使同一门派中,不同的套路,创编的意义和演练的风格也应不同。 我们师父曾说,套路的演练,就如同唱歌。唱歌要把自己独特的情感放进去,通过相同的歌词带出来。要有处理和取舍,为的是表达歌声背后的思想韵味。传武套路练习也是如此,如果练习每一个套路的方式都相同,那就意义不大。换个角度说,没学明白。 拳不离手 套路究竟在练习什么?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对于身体的操控练习。简单来说,就是各种不同方面的协调性。常言道:拳打千遍,身法自现。说的就是个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的过程。 当然啦,如果你能真正看透这个过程和最终的目的,就会懂得取舍,就会有针对性,就会形成风格。但想要看透,明师与悟性缺一不可。最重要的是,勤奋。 像不像,三分样 真正想要在套路上练出点意思,身体上的一些关键点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同样,基本功和单操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对于套路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武与实战》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武术中最基本的朴素辨证——阴与阳

《传统武文化基础》第四期——阴阳之辨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 多多点赞,多多留言哦 这年头,基本上是个地球人,就知道太极图是东方文化的代表。阴阳的概念,实在是太普及了。这不,有些国家还把它画在了国旗上。人家可能是觉得颜色单调,还给两条鱼上了色,却把鱼眼给扔了。乍一看,有点像广式早茶桌子上的双拼酱碟。 (双拼酱一般为花生酱配辣酱或番茄酱) 关于武术中的阴阳,那可是老生常谈了。练武的,要是没听过阴阳,出门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拳脚一进一出,那就是阴阳。嘿嘿,怎么样?就是这么任性。 其实这点玩意,真不用扯什么“阴阳两仪”。只要找个对立的词,甚至更直观。比如说什么进出啦、正反啦、好坏啦、上下啦等等。那为什么要用“阴阳”这么有水准的说法呢?难道是套马的汉子套文青吗? 服了…… 免责声明:”套马杆”白酒为赤峰套马杆酒业有限公司注册商标 别说,还真可能是。男子风流,女子好球。高大上,是自古以来男青年们所渴望的。大家要是身边有朋友是武术爱好者,你可以折节咨询一下。憋半天,要能迸出个“阴阳转换”来,就已经算得有思想有内涵了。剩下的嘛,你懂的… 算了,本精不卖关子了。现在就揭晓,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以前那些武人采纳了“阴阳”二字呢?其实主要还是为了装逼…(读者:你还来~~)真正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表达下面两个原因: 第一点,还就是“阴阳转换”。但是先别忙,此非彼也。阴阳鱼的图像,静有静的意境,但是真正的精华在于转起来。(话说古代没有动画片这个东西…)转起来的阴阳鱼,那才真正的活了过来,眼睛就有了神。 阴阳转换,狭义地说,就是动的本质。你自己单练,就是一个人的动作变化。多人实战,就是一群人的整体变化。 鱼眼那两个小圈才是精华。我们可以粗浅地认为是阴中阳和阳中阴,真阴真阳静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不是又觉得玄了?没关系,想象一下棉里裹铁的感觉。给来上一下,叫都叫不出噢。 (我的眼里只有你,只有你让我无法忘记) 因此大家想象一下,阴阳双鱼转起来的时候,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风骚…所以说,我们东北角的傻邻居,给你抄都抄不对,唉… 第二点,是因为“阴阳对立”。任何个体,相对于其他个体,会有一个自身定位。个体本身内部,也有彼此关照对立的情况。阴阳对立这个概念,并不会因为整体或个体是静止还是运动而消失,最多只会在不同对立系统中转换。因此,明阴阳,才能辨虚实哦。 所以说,阴阳两仪,贵在对立,动之极也。 《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