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武术中有所谓“内家”和“外家”之分,其实这种说法,是明代一位武术爱好者——明末大儒黄宗羲先生提出来的。简而言之,所谓“内家拳”,即拳术是由内往外练习的。相反,所谓的“外家拳”,它的练习方式是由外往内的。

我们今天不讨论这种武术分类是否合适,仅注意练习方法本身。传统武术中外家拳的练习方法,一般是通过千变万化的手法技巧,让习者自己慢慢归纳体会出一些共性。而内家拳的练习方法,则是立足于根本原理,让习者自己体会衍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前者是自己积累所得,妙招在胸,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后者却需要个人有大智慧,否则光知道原理却不懂变通,用时只会更束手束脚。因此,外家拳比内家拳往往更容易上手,更高效实用。
由于无数的外在动作特性,“知见障”成了武学中最大的一个难题。要想进一步,需要层层突破,步步实证,才能逐渐明白拳理的真正含义。所以,传统武术练到后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共性,而基础也是越来越重要的原因。
我们的传统武文化基础,为的就是在一些常见的和基本的,却又被人忽略和误解的通用性问题上,做一个铺垫。
《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