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周一直在调整。自从开始直播之后,时间被压缩了不少。原本计划每周两期的短兵视频,这周只做了这一期。原创视频和文案的工作量,并不是搬运可比。搏眼球的路子只会越走越窄,并不为我们所取。我们还是以自己的风格和诚意,踏踏实实和大家介绍传统的健身养生和武学。

通过前两期的短兵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单刀不再陌生。在练习或实用时,如何有效增强,并且合理运用腕力,始终是短兵练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好比一场需要仔细分配体能的比赛,体力的消耗和回复是至关重要的。

顺理成章,同时也和大家提前说一句,短兵绝对不是越重越好

第三期的话题,是缠头和裹脑。这两个动作,由于需要贴身走,因此除了剑这类双刃兵器以外,所有短兵都能适用。

《短兵基础》第三期——缠头裹脑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视频:

练习缠头,一来刀要贴身,其实是缠了上半身;二来注意左手配合起落。实用时,一要注意刀圈的大小,不用在体后绕;二要结合步法身法,打角度和方位。

裹脑除了练习刀贴身滚绕的特点之外,也有调刀的练习作用。器械在身体前后左右的调度灵活,是实战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调刀常用的几种方位和姿势,可以通过裹脑多加体会。

据说厉害的刀削面师傅都是顶在脑袋上削面片的…大家有机会可以切磋一下

缠头和裹脑从技法上看,其实都是练习的是劈刀的一种变化,只是一个是内侧圈劈,一个是外侧圈劈。之后在劈刀一节中,我们会更详细地介绍。

从下期开始,我们就会向大家介绍具体的基本刀法。记得点赞收看哦!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神蒜文话”

WeChat ID:SpiritualGarlic

我们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xplore More

神奇小丸子,守护家人健康——增强免疫力

最近两个月,新冠病毒(Coronavirus)疫情爆发,并在全球开始蔓延。由于没有抗体研制成型,目前我们能够有效抵制被感染的方式,除了防护隔离外,就是尽可能地增强自身免疫力。秉持推广东方传统健身方式的目标,我们《神蒜文话》带来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小系列——吃喝锻炼为免疫,希望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帮助大家提升自身抗性,共克时艰。 《吃喝锻炼,增强免疫力》第一期——肚脐贴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 一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肚脐贴,制作简单,但十分有效。我们是根据南怀瑾先生的“灸脐丸方”并略作修改,自我试用已超过半年以上。自我感觉,这个方法能够理气养胃、固本培元,效果不错。因此推荐给大家。 二 制作方法:     将三种原料放入厨用搅拌机打碎搅拌,搓成小球即可。 使用方法:     睡前放入肚脐,用创可贴在上面轻轻贴盖防止掉出。     睡后取出丢弃。 好方法适合与家人分享。暖男必备技能。 《增强免疫力》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天下刀法第二技——扎!!!

从上一期开始,我们开始向大家介绍了四大类刀法。继劈刀之后,今天就来说一下第二类刀法——扎刀。 《短兵基础》第五期——扎刀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视频: 扎刀,在传统武术中经常出现,但又常常在刀谱中一笔带过,语焉不详。作为一个考据派,本精翻阅了若干部出版于民国时期或之前的不同门派的典籍,其中刀法心得的部分,对于扎刀几乎没有任何注解和说明。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这个现象,我个人有两个猜测:其一,作为四大类刀法中唯一的点攻击,扎刀的技巧可以更多地向剑法借鉴。与扎刀一样,刺剑其实也是平刺,竖剑一般是点劈。传统武术的拳谱行文方式往往惜字如金,不会把话说死说透,留给后学印证想象的空间。因此,在记录一门技法中,为了突出重点,会着重刀法本身的特色,而略过共同点的描述。 其二,扎刀与刀法基本理念有一点冲突,往深了说,是有点“破势”。这里说的破势,是破自己的攻防一体的势。之前我们也说过,刀里藏身。刀法的攻防基本都是直线和圆弧,练起来可以连绵不绝。扎刀虽说也可以和很多其他刀法组合,但对于身法步法的运用不再是跟随,变成了引领。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理解,因此在视频中,我在演示的时候,用的是圆法和随法,看起来收着力。这与一般扎到尽头手腕抖的方式不同。 至于视频中说的平扎和绞扎,这是与刀术竞赛套路一个明显的区别。后者一般都是竖扎,除了能让观众看得比较清楚之外,并不实用。 平扎出现的门派很多,除了剑法,在双刀中也常出现。绞扎多出现于河北和中州一带的门派技法中。 希望喜欢短兵或刀术的朋友,多多给我们留言哦。谢谢。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神蒜文话” WeChat ID:SpiritualGarlic 我们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谈谈对于柔韧性的看法

记得小时候还在国内读小学时,每天早上运动课堂里都有热身活动和压腿拉筋。那会儿年纪小身体柔韧性好,各种压腿都做得有模有样。 后来搬到美国读书,上体育课时压腿拉筋没少做,还加了腰背和手臂上的伸拉练习。看来各个国家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都大同小异。 目前在美国大部分流行体育运动对身体柔韧度都有一定的要求,特别对于高强度剧烈对抗运动,例如美式橄榄球、篮球、拳击等,柔韧性是常规练习的项目之一。许多从事这方面的运动员,多少都有练习伸展或瑜珈等方式,来帮助他们身体肌肉放松,同时亦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其实传武当中各大门派都有身体锻炼柔韧的方法,可惜不太被人重视。现在大多直接学习套路,而忽视了这个基础练习。以前这类功法都统称柔功,当然啦,也会有一些牛X名字。比如以下这套功法,只要是中国人基本上都听过—— 《少林易筋经》。 没错,《少林易筋经》其实是综合了外功练筋骨和内功练气血的一整套功法。不过功法虽好,阿油却不建议初学者自己看书练习,万一走火入魔就会成为绝世魔头喽。 对于有兴趣锻身的朋友,阿油建议大家可以从基础开始练习。记得每次锻炼之前先暖身,再拉筋压腿。拉完筋后,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继续,比如我们在《盘龙抻拨法》和《拳术基础》中介绍的那些啦。以后我们还有更多的锻练功法。只要大家不弃,我们一都在。 (请关注我们哦!) 一定俗话说,人老腿先老。下半身承载了我们身体的运动形式,但灵活度方面却远远不及上半身。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经常拉筋压腿,可以防止腿部过早衰退,保持身体活力。 腿部不适会造成各种不便 同时,柔韧性对于经常运动的人士更为重要,它是身体爆发力和协调性能够最有效地工作的基础。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如果每次发劲后有肌肉疼痛感,有可能是发劲过猛,有可能是协调性,根本原因也许就是柔韧性的问题。一些小伤痛小问题短时间看不出什么大问题,长期累积就会积重难返。 因此,我们专门和大家分享关于柔韧性锻炼的话题,希望得到大家多多指正。欢迎大家阅读完文章后帮忙转发,让更多的人受益,谢谢大家支持。 《柔韧性练习》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