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僵硬?腰肌劳损?两招缓解预防办公室慢性疾病

February 18, 2019 0 Comments 3 tags

大家好!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由于长期久坐,出现了一些肩颈腰背的问题。今天就由神蒜油和大家聊一聊一种快速缓解和预防这些病痛的锻炼方法,那就是我们在《盘龙抻拨法》的第三期中介绍的大蟒摇头和摇橹。 《盘龙抻拨法》的第三期——大蟒摇头和摇橹 YouTube: 优酷: 首先在文章之前阿油先和大家说一声抱歉。为方便管理和维护聊天群的日常交流,从现在起新成员若要加入,可以联系阿油,由他亲自邀请入群。另外,文章有时候用词可能不是很到位,还望大家多多关照。 微信号:watermoon99a 在前两期中说的都是通过以梢节直线和弧线拧转,来牵动根节(即肩膀)抻拨。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的视频“大蟒摇头和摇橹”,主要是锻炼身体的中轴,也就是脊柱,传统武术中被人称为人体的“大龙”。 在网络上经常流传一些文章,说这条大龙如何重要,但很少有人能说出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甚至略有帮助的都很少见。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诸位“文豪”说不出来呢?个人认为是因为基本功练得不透彻,或不明白。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大蟒摇头对于我们一般人而言,大蟒摇头对于颈部僵硬及肩背疼痛,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练习大蟒摇头时,主要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要舒缓放松。颈椎与脊柱节节相扣,不宜快速及大力地绕圈运动。 二要节奏均匀,不应出现速度变化过快或有断点地情况。通过双手扶头,既可保护转动过程的平稳,又可增加平衡感。 三要上下拉开。练习时应体会节节抻拉分开,以每一节每一段脊柱为间隔进行缓慢的倒圆锥摆动。 整个过程通过缓慢转动,松弛了颈椎及胸椎的筋络,拉伸了肩背部的肌肉群,对于一些双手难以够到进行自我按摩的部位,有很好的帮助。 摇橹摇橹是专门针对腰椎以及腰腹肌肉群的锻炼方法,对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等问题有显著的改善。练习摇橹也有三个方面的注意点。 一要以胯为启动点,带动胸腹进行缓慢折叠划圈。 二是两拳需要带上力,在摇动之间与身体背胯各个部位配合,以身带手。 三是肩膀一定要松沉,切忌僵紧。 对于习武者的意义  对于习武者来说,经常会接触到传武中说一些如横劲、螺旋劲,翻浪劲的说法。无论南派北派内家外家,都讲究劲法,只是用词表达不同而已。既然大家都追求这个东西,就说明这是一种重要的目标和阶段。 对于横劲,很多人往前发力都很容易,但是叫他往左右转着发力就很难。传统武术讲直破横、横破直,是因为当两个力是互相垂直的时候,最容易改变合力的方向。因为前后直劲的简单和易用,突出了掌握横劲的重要性。这就是横劲宝贵的地方之一。大蟒摇头这动作专为横劲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而设计的。 翻浪劲就像浪一样起伏变化,周而复始,连绵不断。前辈们从生活中体会到划船摇橹这个动作,和海里的浪潮起落翻腾的意境十分相似。在一起一落间,把阻挡在前的事物卷裹摧毁,达到使对方无法抵挡的地步。 对于这两个动作就先说明到这里,谢谢大家支持。记得转发哦,可以让更多人摆脱痛症、成为高手,下期再见。 《盘龙抻拔法》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什么是横劲

February 17, 2019 0 Comments 2 tags

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今天原本按计划是该发《盘龙抻拔法》第三期“大蟒摇头和摇橹“的相关文章,但昨天第二期”转环掌“发出之后,收到不少朋友的消息反馈,主要是对于我们提及的横劲不太了解,觉得有些云里雾里,其中不乏有些习武之人。因此我们今天就临时调整一下,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传统武术中的横劲。 在很久很久以前,传说天上有着十个太阳。强大的太阳能将地球表面所有的生物都烤得过着蚯蚓般的生活,那时人类的科技还没有发展到“流浪地球“的地步。这时上天指派了一位大侠后羿,来拯救苍生。话说后羿的娘子名叫嫦娥,长得可带劲了…咳咳,本精是说后羿的专业特长是射箭,又远又准,百发百中。只见他将弓拉一下,天空中就掉下来一直金乌,一拉一只,一口气就干掉了九只鸟。正准备搞定最后一个的时候,被人劝阻说:”没火了,就不能烤鸟吃了“。于是后羿带着他的宝弓”射日“,感谢祭也没发就引退了。 很明显,上一段说的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后羿射日“。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金乌到底是金色的,还是黑的?)是什么让后羿能连开九下硬弓?除了腰力好以外,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玩过射箭的朋友都知道,开弓拉弦的动作,是将身体从正对靶子变成侧对。两臂随着身体的转动,可以形成一个很强的撕扯的劲,才能拉开并控制住弓的蓄势。这个劲的来源,就是横劲。 再举一个例子。正值新春,寒冬骤雪。你妈觉得你会冷,在不开暖气的情况下给你盖了三床被子,近看就像一只肉粽,就差没用棉线绑了。睡到半夜,小伙子年青火力壮,浑身大汗,挣开被子凉快凉快。这个挣被子的动作,用的就是横劲。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都明白了,横劲就是身体的拧转劲呗。这么说不能算错,对于不练武的朋友,这么理解也够了。就如同你问小朋友, “1+1等于几啊?“”2! “ 这就满分了。但如果你问数学系毕业生同样的问题,人家要是也瞬间来个“2“,那就是不过脑子了。最起码,从定义变量系统,到定义加法运算,从检验系统的相关性,到映射空间的复杂度,都要加以考虑和验证,然后才能长吁一口气下结论地说”你问的就是简单的1+1呀,那确实是2。“ 所以横劲对于习武之人来说是什么呢?有人称横劲为“先天之劲“,形意拳里也说”横拳为诸拳之母,出手即横。“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指在任何发力或被发力的过程中,横劲是你的身体在将动未动之时,首先不自觉地出现并被利用的劲,就如同日光灯的启动器,或者引擎的点火装置。所谓被利用,是与劲的种类和叠加有关。无论何种实战格斗术,在技术层面都是尽量将更多不同种类的劲糅合起来。因此,横劲既是启动的原动力,又是第一个可以被糅合进其他劲中的劲,这就是”诸拳之母“的由来。至于先天横与后天横,只是你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区别。其中的细节,我们以后再慢慢谈。 (脑洞篇:以下言论概不负责)中医上说,奇经八脉为任督冲带加上阴阳跷维。其中任督为上下,而带脉就如同一条腰带横向缠绕人体腰胯。因此,如果想要天下第一,不光要打通任督二脉,还要打通带脉。这样你就成球型贯通了,到时候记得千万别说你是关注过我们哦。 《盘龙抻拔法》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盘龙抻拔法》之转环掌

February 16, 2019 0 Comments 3 tags

每天一期又来了~~话说本精到现在没完全搞明白这个公众号的所有功能。此外,基于中国大陆网络的法律法规,微信新开的公众号暂时没有留言功能,需要大量的原创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以及方便网监那个啥,之后才会被授予留言模块。所以大家目前只能用点赞和转发到朋友圈的方式来抒发对我们的滔滔江水了,在此深表感谢。还有就是视频地址无法在公众号消息中播放,也无法形成链接,这个方面我们正在努力。 同时,我们两位主播老师也开通了“神蒜文话”的群聊,请关注我们公众微信号“神蒜文话”。由于主创人员全体在美国,所以更新时间一般为美国的晚上(即国内的早上),谢谢大家。 由于现在微信群开启了入群验证,二维码已失效,可与黄老师直接联系。微信号:watermoon99a 好了,终于能回到主题了。首先要声明的是《盘龙抻拔法》介绍的抻筋拔骨的方法,适合于所有人群。但有些动作需要一定的力量与平衡,对于一些年长体虚的朋友,请大家自行调整。 今天我们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盘龙抻拔法》的第二期的转环掌。 《盘龙抻拔法》的第二期——转环掌 YouTube: 优酷: 转环掌出自八卦掌,后被大成拳引入并加以变化。这个动作是以两条手臂在身体两侧作一横一竖两个圆环作为基本动作,并循环往复。练习转环掌,第一步的要求是手心尽量随时保持朝天。这个动作有助于锻炼我们的背、肩、肘,手的配合,以及身体左右两侧的平衡。既然说是第一步,那肯定还有后面的步骤咯。 作为传统武术实战技击代表拳种的大成拳,门中有句打油诗:“学会鬼扯转,天下功夫打一半。学会转环掌,大力神仙也难防。”就这么划两个圈就神仙难防了??这么牛逼?!没看出来吧~~ 因此接下来,又到了我们“神蒜文话”的特色——传武揭秘的时间了。 前面说到,转环掌的简单要求是两手手心朝天,甚至有人练的时候手里托着两个生鸡蛋。其实这种做法的目的,只是为了保证两臂在划平圈的时候,能够充分锻炼到臂内侧的筋络。而在划竖圈的时候,能够锻炼到身体两侧肋部的筋络。如果你是传武练习者,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模糊的念头一闪而过呢?这就对了!请继续保持这种晕晕乎乎的状态~~ 作为一个系列,既然我们将转环掌作为第二期,放在练习两臂上下左右抻拉的第一期的后面,说明除了一个是直线运动和一个是曲线运动以外,还有一个层次递进的关系。也就是说,练习转环掌,要用到第一期中的练习方法,那就是肘腕关节要似直非直,并却必须用力往外抻。 腕部与肩部往前抻,肘部往外抻 (怎么样,模糊的念头又闪了吧?啥?没有?骚年,我看你是练武奇才,但上课不准偷懒,更不要怕累哦…) 结合上面粗体的部分,总结起来就是,转环掌是在第一期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我们两臂、肩背,以及两肋旁的筋骨。你有没有一种两臂外撑抱着东西的感觉呢?有没有一种收腹含胸的身体过程?恭喜你~~!你获得了那些没有关注我们公众号的习武者,苦练五年到十年都练不出来的东西——横劲。 (知道李小龙为什么能爆发出与其身材完全不符的力量吗?看看这张照片,简直就是蝙蝠精啊~~) 那这样练习对于我们非习武者有什么好处呢?转环掌是通过身体自身的抻拉拧转,以身体两侧带动带动胸腹间横隔膜的移动,使躯干整体自外而内得到间接的锻炼。与传统武术中为练抗击打能力而直接捶炼身体的排打功不同,这种间接锻炼毫无风险,且细水长流,可以在潜移默化间提高自身的脏器和腰腹的强健程度。这种方式,传武称之为“内壮”。 所以说,视频是教材,但订阅才能取得真经。这下参照视频练习起来就有感觉多了吧?还在等什么?赶紧让好友一起来关注吧~~ 《盘龙抻拔法》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盘龙抻拔法》之开肩活背

February 13, 2019 0 Comments 3 tags

终于又能发贴了~太激动了~~ “神蒜文话”开播伊始,我们首先为大家带来一种脱胎于传统武术真正精髓的、去繁化简的、前无古人的、大胆创新的、有效到令人发指的,以及牛逼到无以复加的自我调节方法 —— 《盘龙抻拔法》。(经过再三斟酌,神蒜精还是觉得以上的形容词一个都不能少~~) 《盘龙抻拔法》的第一期——开肩活背 YouTube: 优酷: 何谓《盘龙抻拔法》呢?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说一下抻拔是什么意思。传统武术无论何门何派,在基本功训练之中,往往会有一个有意无意的隐藏环节。因为这个环节的存在,使得一些看起来简单的踢腿、压腿、蹲桩等基础动作,需要年复一年地练习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和所谓的练功效果。那么这个隐藏的部分,究竟是什么呢?传统武术的门内人将其称之为“抻筋拔骨”。假如你曾学习过传统武术,神蒜精相信你一定听老师说过,肩膀要放松。而且相信你也一定困惑过很长一段时间,什么叫“肩膀放松”?怎样才能放松?如果去问老师,他可能会说,练多了自然就有了。这种听上去敷衍的回答,排除了老师不像告诉你真东西之外,里面至少还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放松”是要练的。第二,他也说不出来,或者无法用语言表达。 那么怎么专门练“放松”呢?真正传武的解决方案,是站桩。这个以后我们会和大家慢慢细说。有没有简单一点的方法呢?答案就是之前那个隐藏的秘密,抻筋拔骨。俗话说,筋长一寸,寿增十年。筋骨之力的重要性,对于习武者来说不言而喻。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健康指标。身体机能退化的一个方面,就是筋缩骨脆。抻筋拔骨,就是通过抻拉旋拧等方式,充分有效地锻炼人体中的主要筋骨。对于一些常见的肩膀疼过,腰背劳损,颈椎不适,脊柱不正等都有很好的效果。举个例子,假如你长期伏案工作,也许会有时不自觉地将两肘架在桌面上,以图省力。但这个动作会让你不自觉地将两肩耸起,形成不良的习惯状态。须知很多老人都有耸肩缩颈的情况,练习抻拉对于这类上身的问题是最直接和简单的方法。简单介绍了抻筋拔骨之后,神蒜精就要向大家说明什么是《盘龙抻拔法》了。这个功法,是我们黄老师归纳了大成拳、八卦掌、螳螂拳,以及太极拳中部分基础功法之后,结合自身伤痛和体会,总结的一套非常实用和有效的锻炼方法。盘龙,指的是两臂两腿以及脊柱这人身上的五条“龙”。在不进行练习的情况下,这些部位的筋骨往往收缩的,即“盘着”的。抻拔,则区别于一般常见的竞技武术或舞蹈瑜伽中的拉伸性压腿。两者的区别在于,拉伸性压腿是以关节两端为受力点,而抻拔的要求是以整条筋全部往外抻开,然后进行一定的旋拧。相比拉伸的容易受伤,抻拔更科学和安全,也更适用于所有人的日常生活。 不少朋友在看了前两期《盘龙抻拔法》之后,还是有些练习上的疑惑。我们会在公众号作相应的说明。对于第一期的要点,一在于要用力,筋骨用力,旋拧时手要用力,绝对不能放松。二是沉肩略曲肘,然后手臂一定要先向外抻到底,最后再旋拧。正确练习直线抻拔,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出一身汗。至于次数,量力而行,没有什么硬性要求,当然多多益善。 《盘龙抻拔法》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