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传统武术究竟缺了些什么?

August 31, 2020 0 Comments

对于传统武术,目前有一个几乎是代名词的成语,叫做“博大精深”。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几百年的传承中,发展和衍变出了太多系统和门类,繁复冗长,很难梳理。而且,这也代表了社会对于武术的不了解和迷思,雾里看花,玄之又玄。 当然,博大精深,在一些人眼里,也是一种讽刺或自嘲。 《传武与实战》第五期——传统武术的缺失 国内优酷视频: 1˚ 但凡一种事物有了历史,就多了一份宝贵财富。可以玩味的东西多了,人们的谈资也丰富些。同时,负担也会多一些。这种负担,主要就是所说的规矩,也就是“传统”。 大多数“传统”都是好的。就传统武术而言,里面的规矩道道几乎数不胜数,目的都是为了让弟子学生懂得明白一些道理或技巧。同一个道理,要让不同的人理解,可能需要不同的规矩。就像生病发炎了,说是对症下药,还是先试着每种消炎药来上一个疗程吧。全都试过了?没关系,新药在研发的路上正向我们赶来。 2˚ 虽然大多数的规矩和方式都是有帮助的,是正确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交流方式的变化,知识的获取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相应地,知识的传授方式也就需要变化更新。这时,传统的一些规矩做法,就自动成了默默反对的声音,站到了对立面。很多人此时的取舍,决定了他的境界,甚至成败。 这绝不是说,为了发展,可以不顾一切传统。关键在于人们是否明白了具体的规矩创立的原因。学习有个先后,理解也有不同方式。至少在传武上,结果一般比过程重要。所以即使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必须的,有效的方法总是受欢迎的。 也就是说,用现代的规矩代替传统的规矩,或许有意想不到效果。或者说,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方式来代替古代的方式,才是传承者该做的当下。 “你就是个古人!” 别误会,我们在赞美你哟! 《传武与实战》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国内散打与美国拳击的社会区别

August 24, 2020 0 Comments

散打,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试点开始,近年来一直作为中国武术在格斗方面的一面旗帜,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流派的格斗技交流切磋,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拳击,自十七世纪提出以来,始终是世界格斗界含金量最高的一类赛事。美国作为拳击强国,过去大半个世纪,出了不少名将宿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中国散打和美国业余拳击的一些社会基础和训练模式的区别。 《传武与实战》第四期——国内散打与美国拳击的社会区别 国内优酷视频: 1˚ 散打这个名称,据说是出自于“散手”一词。传统武术很多门派,都有“散手”一说。原因是师父拆拳讲招之后,弟子们要讲每个动作分来单独练习,即“散开练习和使用的手法”。改革开放之初,为了体现中国武术的实战性与对抗性,在吸取了当时世界上不少拳台运动的特点之后,结合传统武术中踢打摔拿的特点,逐渐形成了散打的训练系统和比赛规则。 散打属于站立式格斗体系,与国际上其他站立格斗技巧最大的区别在于独特的摔法。散打的摔法动作较小,触发较快,变化较多,别具一格。 通过不断地与其他格斗运动交流,散打从创始之初,就一直在不断改进。不同年代或地区的技法和风格,都会有明显的差异。总体来说,散打发展至今,已经真正成为了国际格斗擂台上的一大技术体系。 2˚ 拳击的出现其实很早,但欧洲的格斗运动训练,早期一直以剑技为主。十七世纪传到了英伦三岛之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传统的带有骑士风格的格斗不再被恪守,而丢白手帕的剑技决斗又往往太过严肃,因此渐渐出现了空手格斗练习的必要性。早期的拳击,一般是作为伴随练习或辅助运动的形式出现的。十九实际开始,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英式拳击被向全世界推广,并迅速成为了最吸金的体育运动。 1804年,曾任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的汉密尔顿(左)与政敌时任副总统的伯尔(右)决斗,结果就是他成了十美元的头像,也是迄今唯一一个不是总统却印上了纸币的美国人。 美式拳击与英式拳击一脉相承,但传统上,更注重技巧和速度。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大陆开始转播世界拳王争霸赛,顶级的职业拳赛开始被国人了解。其实,中美两国的搏击运动早有交流,例如拳王阿里曾先后三次来中国推广拳击运动,与“北拳王”张立德先生的交流更是传为美谈,为拳击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北拳王”张立德先生 3˚ 格斗作为一种运动,需要有相应的社会土壤和民众认知来支持。纵观当今的格斗强国,无一例外。我们据此简单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传武与实战》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什么是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间的根本区别?

August 20, 2020 0 Comments

近几年传统武术遇到了几百年来未曾遭遇过的尴尬——不少传武练习者,在与现代搏击的对抗中惨败。一时间,传武多少年来累积的威信毁于一旦;一时间,只要对于传武进行嘲讽,就能收获网上的叫好声一片。 可是原因是什么?究竟为什么传武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作为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都有练习的我们,今天就和大家来分析一下。 《传武与实战》第三期——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的区别 国内优酷视频: 无论何种技术体系,最终还是要靠人来展现。因此,群体与个体间的区别,就成了非常关键的因素。在这个环节上,从搏击角度考虑,传武毫无优势。毕竟是重竞技的身体对抗,在当今的社会结构中,传武练习者中多老弱病残,是不争的事实。之前我们就提过,实战是种技术。不多加练习,根本没用。双方运动员在台上对抗,结果却让从没试过的观众看成了实战高手。这种事情你信吗? 传武的社会认知也是个大问题。巧立名目、过度包装、夸张虚假、高深莫辨,成了传武发展中的毒瘤和社会对其不满的根源。武术本来是很实实在在的东西,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都是从实际出发。实实在在这四个字,就是很多人很多问题的根源所在。 传统武术是非常精妙的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组成部分。其中的精华,与九州大地自古以来的文化思想非常契合,远非什么太极两仪四象八卦能概括。练习传武,非常需要智慧。很可惜,现代传武人中的绝大多数却很没有智慧。他们没有骗人,只是因为他们先骗了自己。自娱娱人,成了自愚愚人。 至于那些跟风骂传武的键盘侠,其实这些真和他们没什么关系。套用一句流行语,“你大爷还是你大爷”。有空的话,戴上拳套挨个一拳两腿,乘着青肿未消,再来嘴炮三百回合不迟。 《传武与实战》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人生全靠套路,但究竟该怎么练?

August 13, 2020 0 Comments

这几天有好几个群都被刷屏,话题自然是关于微信将被美国禁止的消息。对此,我们目前能做的,除了无奈,可能更多的是观望,加上一些未雨绸缪。就“神蒜文话”来说,不仅是否能继续使用微信的问题,接踵而来的还有包括公众号是否能发布和使用等一系列情况。 一些群里的朋友也许已经看到,我们正在寻找备份的可能和方式,等确定后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 这个世界正因为有太多的不同,所以交流才显得更重要。 神蒜精 言归正传,不知道大家对我们的新系列《传武和实战》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群。(见文章底部) 《传武与实战》第二期——如何练好套路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视频: 这世界满满地全是套路 我们认为,具有历史的传武套路,每一套都应该有属于它的独特风格和意义。传武中的每个练习方式,往往目的性和针对性都很强。即使同一门派中,不同的套路,创编的意义和演练的风格也应不同。 我们师父曾说,套路的演练,就如同唱歌。唱歌要把自己独特的情感放进去,通过相同的歌词带出来。要有处理和取舍,为的是表达歌声背后的思想韵味。传武套路练习也是如此,如果练习每一个套路的方式都相同,那就意义不大。换个角度说,没学明白。 拳不离手 套路究竟在练习什么?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对于身体的操控练习。简单来说,就是各种不同方面的协调性。常言道:拳打千遍,身法自现。说的就是个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的过程。 当然啦,如果你能真正看透这个过程和最终的目的,就会懂得取舍,就会有针对性,就会形成风格。但想要看透,明师与悟性缺一不可。最重要的是,勤奋。 像不像,三分样 真正想要在套路上练出点意思,身体上的一些关键点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同样,基本功和单操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对于套路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武与实战》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传统武术究竟能不能用——传武套路和实战的关系

August 8, 2020 0 Comments

纽约疫情反复,也给了我们静下心来思考的机会。原本这个系列应该更早一点,但机缘不巧,延宕至今。 《传武与实战》第一期——传武套路与实战的关系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视频: 1˚ 今天开始的新系列,我们称为《传武与实战》,属于神蒜夜话的内容。这里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分类: 国外Youtube视频: 神蒜白话——运动锻炼介绍,以室外为主。 神蒜夜话——理论方法阐述,以室内为主。 神蒜听话——讲一些具体的细节,或者江湖野史,时间稍长,以喜马拉雅频道。 神蒜禅话——禅学的启蒙,目前只在海外发行。 2˚ 套路的意义,各家各派的理念有较大不同,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从行为方式上讲,套路的创编本就是传统传承的一种方式。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目的也是在于形成运动定型和变化举例,因此是有技术价值的。 传统武术的产生到创立,是一点一滴反复洗炼而成的。在很多门派中,套路是这个过程,乃至门派本身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抛开实战性,它往往就是载体本身,因此是有传承价值的。 3˚ 当然,套路与实战中间,还隔着不少距离。实战是一种技术,套路也是一种技术。技术,都是需要花时间练的。实战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着不同的解释,而套路却是独立于这个变迁的。能将两种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方式。一味地否定,或者一味地盲从,都是武学大忌。 还是这句话,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传武与实战》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健康生活,从腿开始——《柔韧性练习》系列第一期

October 31, 2019 0 Comments

近期我们收到很多朋友的问询,尤其是看了第三个系列《拳术基础》后,不少人都对腿法练习很感兴趣,但对于如何增强自己身体的柔韧性却不了解。对此,我们再次对发布计划进行了调整,单独做一个《柔韧性》的系列,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 《柔韧性练习》第一期——腿部柔韧性(站立)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 – 1 – 首先还是要称赞一下愿意尝试的朋友,你们都是健康生活的真爱粉。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拉筋压腿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怎么说呢?我们的看法是,对也不对。如果你只是被动地去练习,而且只是一味蛮拉硬掰,那绝对生不如死。但如果你是主动地去增强自己这方面的身体素质,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其实也没多大痛苦。因此,锻炼柔韧性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明白如此做的必要性,以及是否掌握正确的练习方式。这就是我们要帮大家解决的两个问题。 – 2 – 通常我们的上半身比下半身更灵活,而下半身比上半身更有力。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也就是下半身、或者说腿部的柔韧性,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很容易缺乏锻炼的。因此,我们柔韧性练习的内容,就从腿部开始。 练习柔韧性,第一步是要让身体热起来,我们称之为“暖身”。其关键是,需要让之后所要抻拉抽缩的关节或部位得到充分的舒展和活动。这里我们强烈建议大家采用柔和放松的暖身方式,而不是紧张剧烈快速搞定。 首先,我们可以按上一系列中介绍的各种直摆型腿法进行低强度的练习。(《拳术基础》中“正踢与侧踢”、“里合与外摆”两期) 然后,当我们的髋关节和腰胯韧带得到了充分的活动和预热之后,建议采用如下“左——右”和“前——后”的摆腿方式: 左——右 前——后 这个方法可多练,始终以放松腰胯为要点,在此基础上以腿部摆动来带动髋部练习。 – 3 – 暖身放松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压腿”练习。压腿,传统武术中也称为“耗腿”。顾名思义,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本质上,压腿的目的是为了在姿势定型后,松开身体各类不必要的紧张,包括因为支撑或平衡而带来的各部肌肉和韧带的负荷。通过长时间的固定姿势练习,让身体慢慢适应这类消耗,开始学会放松,才能真正起到柔韧性的增强锻炼。 下面是最常见的正压腿与侧压腿: – 4 – 除了视频中提到的一些要点和注意事项,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问题,就是压腿动作的规范性。 正侧压腿的区别,并非体现在腿部本身,而是腰胯的方向。正压腿,需要正对前方,而侧压腿,则是朝向左右。但是,这种方法如果练习不当,很容易造成韧带拉伤或腰背肌肉劳损。因此,除非你有武术或舞蹈等基础,我们建议大家采用适合自己的角度,循序渐进,不可心急。 – 5 –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我们师父的说法:功夫不是一天练得的,病痛也不是一天形成的。为了享受美好人生,练一分得一份。从现在开始吧。 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大家给我们留言来询。 下期预告 第二期《坐式压腿》 敬请期待!! 《柔韧性练习》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传统武文化基础》全集

July 27, 2019 0 Comments

赶在周末前做好全集。明天我们整个团队并家属会离开纽约,去外州拍些有趣的东西,因此接下来几天可能没时间弄了。 下一个系列是不少朋友点播的伸胳膊踢腿主题,我们定为《拳术基础》。所不同的是,我们讲的是传统武术中的练法,而不仅仅是摆个pose没有内涵的花架子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照一下。 在这里我们声明一下,我们原创的所有视频都没有加密。最近有不少公众号盗用了我们的视频,有些加了密码。如果有疑惑,请通过我们的公众号文章,或和我们联系。 之前我们在配过不少公众号文章,主要是针对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方面进行一定的解读,大家可以参考。 《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习武与实战

July 26, 2019 0 Comments

作为《传统武文化基础》的最后一期,我们聊一下武术的本质——技击,以及如何看待它的问题。 《传统武文化基础》第九期——出手不凡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 平心而论,传统武术已经脱离实战很久了。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未来我们会合大家具体分析。这里要说的是,习武的原本意义,或者说最初的检验手法,就是实战格斗。虽然这个目的已经不再适合于每个人,但是格斗技击,其实并不都是人们以为的那么残酷血腥,它也可以是很有意思的。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习武更多地是一种自我修为的锻炼和提升。学习传统武术,既可健身养生,又可学的一技之长。若得机会,一时技痒,也能来上一段助助兴,是个一劳多得的好事。因此,我们不以实战为唯一目的。因为不同目的形成不同方式,但是你得了解缘由、明白道理,才能真正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九期节目,为的是向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知识,做一些浅显的解释。希望对大家在未来接触传统武学的时候,能够有所帮助。 如有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技击与拳理略说

June 20, 2019 0 Comments

终于发布新视频了~~~ 《传统武文化基础》第七期——技击与拳理略说(上)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 《传统武文化基础》第八期——技击与拳理略说(下)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 之前几天都是在重新发布我们之前的视频,本来应该在前几天开始发布《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的最后三期,但实在好忙,一拖至今。大家多多包涵。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技击与拳理的一些联系和思想。众所周知,传统武术的本质是实战。练武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练和用。练为增强和保养,用为消耗和伤害。传统上,练是为用服务的,一切以用为本。过去的实战,例如战场或械斗等,关键是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对对方进行有效的杀伤,因此就必然会有方法和窍门。这就是拳理。虽说拳理也是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细节上,针对练功、表演,或实战等不同目的,也有不同的侧重。所以,如何正确的理解其中的含义,就颇为值得玩味了。 这个视频,只为讨论一下拳理中一些常见的本末关系,目的是希望大家发散思想,不受固见所左右。明白练习的目的,目的不为自我陶醉,而是应该回到根本中来。 《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传统武术基础的意义

June 17, 2019 0 Comments

我们经常听到武术中有所谓“内家”和“外家”之分,其实这种说法,是明代一位武术爱好者——明末大儒黄宗羲先生提出来的。简而言之,所谓“内家拳”,即拳术是由内往外练习的。相反,所谓的“外家拳”,它的练习方式是由外往内的。 黄宗羲 我们今天不讨论这种武术分类是否合适,仅注意练习方法本身。传统武术中外家拳的练习方法,一般是通过千变万化的手法技巧,让习者自己慢慢归纳体会出一些共性。而内家拳的练习方法,则是立足于根本原理,让习者自己体会衍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前者是自己积累所得,妙招在胸,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后者却需要个人有大智慧,否则光知道原理却不懂变通,用时只会更束手束脚。因此,外家拳比内家拳往往更容易上手,更高效实用。 由于无数的外在动作特性,“知见障”成了武学中最大的一个难题。要想进一步,需要层层突破,步步实证,才能逐渐明白拳理的真正含义。所以,传统武术练到后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共性,而基础也是越来越重要的原因。 我们的传统武文化基础,为的就是在一些常见的和基本的,却又被人忽略和误解的通用性问题上,做一个铺垫。 《传统武文化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