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大家介绍我们《盘龙抻拔法》的第四期,主要用于锻炼下盘的抽胯提膝旋足法。这个方法是以传统武术中大成拳的摩擦步、穿裆脚为蓝本,并融合了八卦掌的摆扣步与螳螂拳种的反尖脚的特点创编而成。它对于提高我们下盘(即胯部以下)的平衡与力量非常有好处,同时也是练习裆胯腿脚抻筋拔骨的针对性方法。虽然名字较长,但就只有一个简单动作。顾名思义,在平时练习中,需要大家注意胯、膝、足(踝)三个部位。
《盘龙抻拔法》第四期——提膝抽胯旋足法
YouTube:
优酷:
1. 常见症状
症状一:年纪大了腿脚不便

(图片为网络搜取,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对于这个问题,除了长期穿鞋不适或先天的原因以外,主要是由于下肢的肌肉与筋骨无力造成的。由于肌力不足或筋络萎缩,会让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出现提膝不够,以及踝部的上下运动幅度过小的现象。这样走起路来既不容易控制平衡,同时为了尽量减少迈步中单腿支撑的时间,又会养成拖着脚走路的习惯。如果长期如此,会影响人体的上半身生理结构,比如出现驼背和腰痛等情况。
症状二:高跟鞋职业病

(图片为网络搜取,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不少长期穿高跟鞋的女生,都会出现足部筋膜炎。这一方面是高跟鞋的斜度让脚掌一直处于非平稳状态,另一方面是由于脚踝的运动幅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种由穿着形成的职业病不仅对于脚部有伤害,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也有隐患。
2. 如何练习抽胯提膝旋足法来改善这些问题呢
如上所述,大家首先要注意的是胯、膝、足(踝)这些关节。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其实说得就是因为这些部位的退化和磨损,让人们感觉行动不便,于是更不愿活动,最后形成全身性的迟缓老化。而人体的各个关节,连接方式和旋转屈伸角度都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区别对待。
抽胯:通过抻拉胯部筋骨,目的在于形成运动中有上下班身相连的习惯。所谓上下相连,是指力量的传递没有间断和分隔,可以产生互相借力的效果。这是一般人经常忽略的问题,而在传统武术中则非常讲究。抽胯的目的,主要就是借用上半身来控制整条腿的方式。

提膝:行走中,膝盖的高度决定了步伐的长度。如果提膝不够,步子便短小,会造成步频加快,使腿部肌肉更容易疲劳。练习跑跳一类的运动,高抬腿是非常常见的训练方式。实战搏击中高段的攻击性腿法,也很讲究提膝,以及膝盖角度的控制。从养生健身的角度,提膝只能是上下方向,不可左右甚至打圈。膝盖方向变化应由胯部控制。

旋足:即活动足部及踝关节。通过旋转,可以增大踝部的活动范围,走起路来更加稳固。同时,调节小腿胫骨与腓骨之间的角度,起到锻炼肌体和筋络的效果。这个方法,对于高跟鞋职业病有很好的舒缓解乏作用。
3. 抽胯提膝旋足法在传统武术中的意义
传统武术中有著名的三节论。胯膝足,就是我们下盘的三节。胯部为腿部的根节,膝为中节,踝与足为稍节。以腿法而言,根节连通全身力源,要活。中节控制进攻方向,要顺。稍节是攻击部位,要绷。
从步法上讲,形意拳以腿带胯,迅猛。八卦掌意胯带腿,灵活。传武爱好者可自辨。
希望这个方法可以让大家的问题得到改善,再次感受年轻时步伐的轻快灵便。谢谢收看。
我们两位主播老师也开通了“神蒜文话”的群聊,请关注我们公众微信号“神蒜文话”。
《盘龙抻拔法》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