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大家介绍我们《盘龙抻拔法》的第四期,主要用于锻炼下盘的抽胯提膝旋足法。这个方法是以传统武术中大成拳的摩擦步、穿裆脚为蓝本,并融合了八卦掌的摆扣步与螳螂拳种的反尖脚的特点创编而成。它对于提高我们下盘(即胯部以下)的平衡与力量非常有好处,同时也是练习裆胯腿脚抻筋拔骨的针对性方法。虽然名字较长,但就只有一个简单动作。顾名思义,在平时练习中,需要大家注意胯、膝、足(踝)三个部位。


《盘龙抻拔法》第四期——提膝抽胯旋足法

YouTube:

优酷:

1.  常见症状
症状一:年纪大了腿脚不便

(图片为网络搜取,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对于这个问题,除了长期穿鞋不适或先天的原因以外,主要是由于下肢的肌肉与筋骨无力造成的。由于肌力不足或筋络萎缩,会让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出现提膝不够,以及踝部的上下运动幅度过小的现象。这样走起路来既不容易控制平衡,同时为了尽量减少迈步中单腿支撑的时间,又会养成拖着脚走路的习惯。如果长期如此,会影响人体的上半身生理结构,比如出现驼背和腰痛等情况。

症状二:高跟鞋职业病

(图片为网络搜取,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不少长期穿高跟鞋的女生,都会出现足部筋膜炎。这一方面是高跟鞋的斜度让脚掌一直处于非平稳状态,另一方面是由于脚踝的运动幅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种由穿着形成的职业病不仅对于脚部有伤害,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也有隐患。

2.  如何练习抽胯提膝旋足法来改善这些问题呢

如上所述,大家首先要注意的是胯、膝、足(踝)这些关节。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其实说得就是因为这些部位的退化和磨损,让人们感觉行动不便,于是更不愿活动,最后形成全身性的迟缓老化。而人体的各个关节,连接方式和旋转屈伸角度都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区别对待。

抽胯:通过抻拉胯部筋骨,目的在于形成运动中有上下班身相连的习惯。所谓上下相连,是指力量的传递没有间断和分隔,可以产生互相借力的效果。这是一般人经常忽略的问题,而在传统武术中则非常讲究。抽胯的目的,主要就是借用上半身来控制整条腿的方式。

提膝:行走中,膝盖的高度决定了步伐的长度。如果提膝不够,步子便短小,会造成步频加快,使腿部肌肉更容易疲劳。练习跑跳一类的运动,高抬腿是非常常见的训练方式。实战搏击中高段的攻击性腿法,也很讲究提膝,以及膝盖角度的控制。从养生健身的角度,提膝只能是上下方向,不可左右甚至打圈。膝盖方向变化应由胯部控制。

旋足:即活动足部及踝关节。通过旋转,可以增大踝部的活动范围,走起路来更加稳固。同时,调节小腿胫骨与腓骨之间的角度,起到锻炼肌体和筋络的效果。这个方法,对于高跟鞋职业病有很好的舒缓解乏作用。

3.  抽胯提膝旋足法在传统武术中的意义

传统武术中有著名的三节论。胯膝足,就是我们下盘的三节。胯部为腿部的根节,膝为中节,踝与足为稍节。以腿法而言,根节连通全身力源,要活。中节控制进攻方向,要顺。稍节是攻击部位,要绷。

从步法上讲,形意拳以腿带胯,迅猛。八卦掌意胯带腿,灵活。传武爱好者可自辨。

希望这个方法可以让大家的问题得到改善,再次感受年轻时步伐的轻快灵便。谢谢收看。

我们两位主播老师也开通了“神蒜文话”的群聊,请关注我们公众微信号“神蒜文话”。

《盘龙抻拔法》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xplore More

一个身在海外的传统武术传承者的自答——暨”神蒜文话”上线一周

没想到这么快就已经上线一周了。作为一个讲述中国传统武文化和传统养生健身的公众号。在没有宣传,也没有资源的情况下,短短一周内,就有了近两百人的关注和上千次的视频和文章点击量,我们还是觉得欣慰的。 我们向市场推出了自己创作的第一个系列——《盘龙抻拔法》。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想法。一周内,我们收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好者和朋友们的支持与鼓励,收获了各位前辈老师们的肯定与帮助。在此,我们表示一并感谢! 什么是武术?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标杆。大叔聊发少年狂,中国人嘛,谁还没有一个武侠的梦想。但又有几人愿意尝试、愿意坚守? 什么是传统?是踢两个飞脚,还是舞两个刀花?难道不是看它洗尽铅华后,还留下了什么。 我们师兄弟习武近二十年,一路走来,觉得非常幸运。一来是遇到了一位明师,言传身教,让我们少走多少弯路。二来是师兄弟相携,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三来是遇到很多开明的老师,对我们青眼有加,不吝赐教。 传统武术是我们的钟爱。我们并不以武为生,虽不说大富大贵,但在生活在美国纽约这片土地上也算和谐美满。之所以开创这个公众号,只是希望我们的传统武文化能够正源明意、惠及社会,尽些绵薄之力而已。当传统武文化在社会上从传说,到失落,再到绝望被唾弃的时候,也许我们该做些什么。 其实我们本可以什么都不做。武林就是江湖,既有高洁自矜之士,也有恬不知耻之徒。我们对武术界很多人和事早已深恶痛觉,不齿为伍。既已跳出三界外,又何必再趟那一池浑水。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今天纽约大雪。阿油还在群里灌水,而本精只好苦逼发贴。在此只想大声说一句: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神蒜文话”~!(多转载、多点击、多交流) 神蒜文话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天下刀法第一技——劈!!!

健身养生第一步,就是练精化气。那精力从何而来呢?当然就是营养和休息啦。“神蒜厨房”给大家介绍了许多美食,我们还是要通过正确的方式转换成自身的精力,自然是要好好运动一下。享受美食,享受运动,享受生活。 继续我们的短兵介绍。练习完缠头裹脑和基本刀花之后,今天我们来介绍四种基本刀法大类中的第一种——劈刀。 《短兵基础》第四期——劈刀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视频: 我们把自上而下的各种刀法,归纳称为劈刀类。这个分类方式比较粗陋,但基本可以概括95%以上的情况。传统武术刀法中的分类远比这个细致复杂,不少在基本面上大同小异,只是刀意不同。对于《短兵基础》系列而言,这些已经超纲了。因此,为了大家方便总结和练习,我们做此说明。 劈刀可分为很多种,除了视频中列举的剁、压、砍等刀法外,还有方向、远近和节奏上的不同,并由此进一步造成的发力、步法、连贯技法的差异,更是多样。我们始终从本质出发,总结出了劈刀的三种基本训练方式,可以适用于绝大多数劈刀类技法的基本功。 短兵的任何一种技法,都可以被分为以腕带动、以肘带动,或是以肩带动。简单来说,就是动作幅度的大小。第一种点刀,严格来讲,它本身就是一种特殊刀法,非常注重腕力。点刀有不同方向,有削点、劈点、崩点、撩点等,经常被用作防守反击的打法。 第二种定膝劈,是最常见的劈法。它主要以肘带腕,连劈带剌,还能前后结合其他刀法形成转换,因此这种练法最为重要。定膝的好处,是能够固定身体一侧,体会刀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起伏吞吐,还有配手的开合配合。 第三种是圈劈刀,以肩带动进行大抡劈。与拳脚基本功不同,器械的基本功我们建议从实用出发,不宜过度舒展。因此细心的朋友可以看出,视频中我并没有前后做得非常打开。抡劈一般出现在自身出现败势或退步防守中。 劈刀,不是只用刀刃上一点来劈,而是要通过滑动充分利用整体刃锋。它是刀法中最基本的用法,也是刀法与剑法最本质的区别。 希望喜欢短兵或刀术的朋友,多多给我们留言哦。谢谢。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神蒜文话” WeChat ID:SpiritualGarlic 我们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腿部曲线的锻炼和塑性

健康生活,我们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神蒜精 经过一个星期,相信大家已经对于正向和侧向踢腿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和大家简单说一下踢腿的好处和一些不同的锻炼方式。 – 1 –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需要长时间伏案或不能离开位置,因此往往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样的姿势容易形成的问题,就是上半身堆积压力大,而下半身却得不到锻炼。我们在年轻时努力拼搏尚不觉得,人到中年后就会慢慢浮现出来。对于办公室常见的鼠标手、颈椎和腰间盘问题等问题,我们之前在《盘龙抻拔法》中介绍过一些很简单有效,基于传统武术的锻炼方式。今天我们说一下腿部的锻炼方法,踢腿。 – 2 – 随着年龄的增长,腿部机能开始渐渐衰减。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没有强健的下肢,人们就会不愿意运动,所以摆脱亚健康状态的第一步,就是要迈开步子,让双腿活动起来。但不正确的练习方式,也会适得其反。 腿部运动的关键,除了肌肉力量以外,主要是要增加跟腱和韧带的强度。跟腱是肌腱的一种,属于肌肉组织。韧带是白色带状的结缔组织,附着在骨骼肌腱上,像胶水一样把你身体五脏六腑粘挂固定起来。简单来说,跟腱决定了人体的走、蹬、跑、跳等运动方式的强健度,是人体最强的肌腱之一。韧带决定了腿部的运动的协调性和承受度。跟腱是爆发力的关键,而韧带是运动作用后,你能不能受得了。 长时间穿高跟鞋,会造成跟腱萎缩。各位高跟控,你们自己掂量着办吧… – 3 – 人体腿部的跟腱与韧带分布,主要可分为腿部的内侧、外侧和后侧。正常的生活状态下,很少人会对于它们有感觉。 腿部肌肉解剖图。白色为肌腱,红色为肌肉。 这些部位平时基本处于压缩状态。长时间地单方向做功,会产生难以恢复的损耗和整体机能的下降。我们介绍的正/侧踢腿,本质是传统武术中抻拉跟腱与韧带的一种方式,反方向活动一下,让它们休息一下,换个心情。 – 4 – 无论是正踢或侧踢,关键之处有两个。 正踢腿 侧踢腿 你的注意力要始终集中在自己踢起的脚跟。脚尖回钩的情况下,以脚跟尽量提高为意识点。整个过程中两腿的膝盖都不能弯曲。 你的腰胯要松开。不能再踢的过程中,出现弯腰驼背的现象。上半身要和正常状态下一致,不能有大的形体变化。上下半身要断开,才能松开腰胯。 千万不要为了踢高,就忽视了这两个关键点。如果你目前无法踢高,也不要灰心,大多数人(包括我们)一开始都是如此。只要慢慢坚持,总会有一定的提高。每天一点点小进步,三个月后你会让自己刮目相看。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