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体质,除了内在饮食的合理选择,外在的正确运动锻炼必不可少。在增强免疫力的第四期中,我们回归运动自身,给大家带来动静两种不同的调整和拉伸的方法,对于筋骨和内壮很不错的效果。

《吃喝锻炼,增强免疫力》第四期——动静结合,传统东方的奥秘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

很多朋友问我们关于内壮或者内在锻炼的方法。其实内壮和筋骨锻炼,需要较长时间的坚持努力。相比而言,视频中的两个动作比较简单高效,通过外部的收展和拉伸来简单活动内部的器官。不仅如此,对于一些胸、肩、背等问题,都有帮助。

动作一原称吞肩缩骨,似动实静,每个角度都可以停下来抻上一抻。动作二原称跨虎势,直中带转,全身拧成一股绳。

练习方法:

    动作一

  1.     两腿与肩同宽自然站立,两臂下垂。两手握拳,两拇指横伸相对
  2.     以拇指为领,手外翻,腕肘肩胸节节相随。扩胸凹背,同时人微微下蹲。
  3.     以拇指为领,手内翻,腕肘肩胸节节相随。含胸实背,同时人微微站起。

    动作二

  1.     两腿并拢自然站立,左腿前伸半步。脚尖翘起,以大腿根为支点。整条腿往内勾扣。
  2.     右手抬过顶往前上撑起,左手在体侧往内下按。左转头,目视左侧。
  3.     上半身往左转,下半身往右扣。整个人如拧毛巾一般。
  4.     恢复自然站立后。再做右侧,方法相同。

《增强免疫力》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xplore More

一个身在海外的传统武术传承者的自答——暨”神蒜文话”上线一周

没想到这么快就已经上线一周了。作为一个讲述中国传统武文化和传统养生健身的公众号。在没有宣传,也没有资源的情况下,短短一周内,就有了近两百人的关注和上千次的视频和文章点击量,我们还是觉得欣慰的。 我们向市场推出了自己创作的第一个系列——《盘龙抻拔法》。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想法。一周内,我们收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好者和朋友们的支持与鼓励,收获了各位前辈老师们的肯定与帮助。在此,我们表示一并感谢! 什么是武术?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标杆。大叔聊发少年狂,中国人嘛,谁还没有一个武侠的梦想。但又有几人愿意尝试、愿意坚守? 什么是传统?是踢两个飞脚,还是舞两个刀花?难道不是看它洗尽铅华后,还留下了什么。 我们师兄弟习武近二十年,一路走来,觉得非常幸运。一来是遇到了一位明师,言传身教,让我们少走多少弯路。二来是师兄弟相携,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三来是遇到很多开明的老师,对我们青眼有加,不吝赐教。 传统武术是我们的钟爱。我们并不以武为生,虽不说大富大贵,但在生活在美国纽约这片土地上也算和谐美满。之所以开创这个公众号,只是希望我们的传统武文化能够正源明意、惠及社会,尽些绵薄之力而已。当传统武文化在社会上从传说,到失落,再到绝望被唾弃的时候,也许我们该做些什么。 其实我们本可以什么都不做。武林就是江湖,既有高洁自矜之士,也有恬不知耻之徒。我们对武术界很多人和事早已深恶痛觉,不齿为伍。既已跳出三界外,又何必再趟那一池浑水。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今天纽约大雪。阿油还在群里灌水,而本精只好苦逼发贴。在此只想大声说一句: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神蒜文话”~!(多转载、多点击、多交流) 神蒜文话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筋强骨壮——健康的重要隐形指标

“健康”二字中的“健”字,本意也是(身体)强壮、(品性)正直。现代医学常用的身体健康指标,有时候与我们的直观感受不尽相同。生活中,我们常用”神清气爽”或“精神抖擞”来形容身体状态比以往感觉要好。简单来说,与生病体弱相对,我们认为身体好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就是有力气。 “有力气”这种说法其实很有意思。现代的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想要绝对力量大,在不改变其他条件(如体重)的情况下,肌肉锻炼和发力方式是我们主要的训练方式。但大病初愈,这些条件并没有多少变化,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觉得力量大了呢?答案就是我们的主题——筋骨。 请使用优酷(国内)或YouTube(海外)观看系列视频,关键词“盘龙抻拔法”系列。国内优酷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A1OTIyNzIwNA==.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国外YouTube地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SfxB8WbbQ&list=PLURg6Ona4cdBj7KezNifyoabrpiPr7RQA 以前传统武术中有一种锻炼方式,大家可能在早期香港动作片中都见过,南派叫抓坛功,北派叫泥球功。这种方法练的就是力气。通过手指(稍节)抓重物,在尽量不借助肌肉力量的情况下,结合一定的呼吸方式,反复锻炼筋骨力量。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增强练习者的手上功夫。它又有长短时间之分。长期的练法需要若干年,潜移默化循序渐进。而短期的练法,虽然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达到类似的效果,但往往会有一定的透支和损伤。因此,我们对于普通人群并不建议。 (图片为网络搜取,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那么力量和肌肉与筋骨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的呢?这个说起来很复杂,简单地说,就是肌肉主要针对的是静态绝对力量,而筋骨则是与瞬间爆发力量有关。而在格斗中,反应速度、起动速度(敏捷)和爆发力这三者,是决定运动员专业素质最重要的指标。日复一日的练习,就是为了能在这些方面有些许提高。这也是健美与格斗的区别,前者力量的作用时间长,而后者讲究的是瞬间冲量。打个架嘛,又不是要你面对面把对方推出地球。 因此,增强筋骨,不仅对人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有帮助,对于力量也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大家知道,我们介绍的抻筋拔骨有多金贵了吧!!老实说,这些东西绝对是门里人千金不换的哦~ 其实很多动物体型比人类小很多,但瞬间爆发力远超我们相应的程度。比如说,犬类后腿筋腱的发达程度,就远非我们人类身体任何部位能比。养狗的朋友,看到这里不妨去研究一下自己爱犬的后腿,说不定有一天你就能悟出一个道理——那啥,“狗腿子”就是这么来的吧。 (图片为网络搜取,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盘龙抻拔法》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

两个动作,让你的腿线条匀称

虽然纽约的夏天已经接近尾声,但是拥有线条匀称的腿无论在春夏秋冬都是穿衣标杆。 传统武术基本功中的腿法训练,如果经常练习,可以使你风情万种的pose中,多出一双线条匀称的腿。 这就是正踢腿与侧踢腿的魅力。 《传统拳术基础》第三期——正踢腿与侧踢腿 国内优酷视频: 国外YouTube: 我们在过去的很多次视频和文章中都曾提及,传统武术作为一种运动来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锻炼练习者的全身协调配合。与其他任何运动都不同,传统武术体系中出现的动作形态千变万化,并不固定于某几个单一的方式。因此,熟练掌握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为以后出现的各种可能攻防态势服务,就变得十分重要了。我们把这种练习方式,称为“基本功”。 米芾学书法 达芬奇画蛋——当然这件事后来被证明是扯淡 (上两期的弓马转换冲拳,是大多数传统武术中上半身的基本运动形式,所以我们才选给大家介绍。) 腿法,与拳法一样,是传统武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相比而言,与拳法有两个大的区别: 平衡性。由于腿部平时是作为人体站立时的支撑部位,因此在腿法练习中,保证身体的平衡性极为重要。平衡是一切动作的基础,一旦失去,所有的动作都会变形走样。 灵活度。与手臂相比,腿部的灵活程度明显有差距。由于人体关节的结构,腿法的一些角度和路线无法做到与拳法一样复杂多变,整体上会相对单调一点。 机器人的动态平衡问题是个难关 但狗狗表示没有压力 因此,腿法的难度远超拳法。要随时随地能做出高质量的腿法攻击,需要大量和长时间的练习。 (腿法不是步法,也不是步型。我们在上期已经和大家介绍过了。) 一般来说,腿法分两种: 直摆型腿法,主要是为提高腿部的各种基本素质,如柔韧、力量、速度等,是练功用的。常见的有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等。 屈伸型腿法,主要是将腿部从屈膝到伸展打开这个过程作为发力的环节,练习身体各部位配合,是实战用的。常见的有鞭腿、踹腿、弹腿、蹬腿等。 这期的正踢与侧踢,属于直摆型腿法,也是下一期里合腿与外摆腿的基础。 请观赏视频~~ 《传统拳术基础》系列 神蒜文话 倾情出品 专注原创 解析真正的武学精义 致力于传统健身养生与武文化的传承 发微信给watermoon99a加入相应的微信群